旋挖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旋挖机移位方便、成孔垂直度高、成孔速度快、地质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较高、环境污染小,配置不同的螺旋钻头,可满足各种地层,不同直径桩孔的施工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深化,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城市建设和工民用建筑、水利电力设施、机场码头港口的建设,因此,最近几年旋挖机得以普遍的应用。随着旋挖钻机的广泛使用,该机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渐渐的彰显出来。下面小编就举例讲解几个旋挖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但愿能起到与朋友们共勉的目的。
旋挖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之一:塌方
由于作业面位于水泥地面(路基),且地下管线、光缆非常丰富,又没有相应的分布线路图,所以必须人工开孔,深挖3m埋置护筒。因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所以一旦发生旋挖钻机钻头碰撞护筒的现象就会导致护筒周围的回填土坍塌,引发孔内淤泥塌方。
因此在填埋护筒时必须采用粉质黏土夯实,并在最上层加膨润土填实,防止回填土坍塌。因孔内护筒往下15m均为淤泥且含沙量大,地下水量大,一旦泥浆供给不及时或是比重达不到,就会造成钻孔坍陷事故。故操作手每回钻进深度不得超过50cm,且不得让泥浆落到护筒下端口以下,相对密度不得低于1.15。
旋挖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之二:打滑
所谓打滑,即是指钻到硬度达到―定值的粉质黏土时,一旦钻头里的土因钻头下端盖没有关严或是其他原因掉入孔内,导致两种土层(一种施工松动过,一种未经施工)不黏合,二次下钻时掉入的黏土就会随着钻头不断地旋转而不进尺也加不上压。
一旦发生此种事故,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往孔内扔一些石子、砖头或沙砾,让其布满孔底约20cm,再下钻,待钻头落到孔底后给压反转,待动力头明显感觉到吃力时再行正转即可;或是及时更换岩石钻头往下深钻1m,再换回泥钻或沙钻即可。
另外,此类事故通过下述方法也可预防:每次下钻钻进时,进尺深度不得超过60cm,并且钻头不得在同一平面上不停地切削而不钻进,利用钻头钻进时的摩擦力(钻头底斗齿和泥层之间的力)及时反转半圈将钻头斗门合严实,即可防止斗内的土掉入孔内。
旋挖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之三:碰到岩层或是风化层难以施工
这种地层一般来讲都是非常硬,一般的捞砂钻头或是泥钻都难以打下去。这时就需要作一些简单的改动,即把钻头斗齿的切削角度适当减小,以减少岩层对钻头的切削阻力。
如果旋挖钻机钻不进,请及时更换岩石钻头破岩,钻入1.5m及时起钻,岩石钻头在这种孔中是很难带渣出孔的,所以必须更换沙钻清底,反复地更换钻具即可破此层。
另外还有一个旋挖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引起机手注意:当桩深达50多米,且最坚硬的地层又是在42m以下,所以施工过程中碰到此情况,切不可使用旋挖钻机满载运行,因为动力头输出扭矩非常大,该扭矩传到旋挖机钻杆的最下端难免会发生功率损耗,第五节钻杆的强度因焊接面过多,同时承受最大负载也容易弯曲变形或断裂,因此,切忌野蛮施工。
上一篇:钻孔坍陷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旋挖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